您好,欢迎访问半岛.综合体育(中国)官方入口!

全国咨询热线

0372-3693518

半岛.综合体育入口共谋“一盘棋”丨陈璐: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交出亮丽答卷

发布时间:2024-04-04 03:42:54浏览次数:

  半岛.综合体育入口共谋“一盘棋”丨陈璐: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交出亮丽答卷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审时度势、远瞩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增长极的重大国家战略。

  习总第10次视察河北并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各项工作,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河北深入贯彻习总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以更大力度深化拓展京津冀重点领域合作,持续增强协同联动,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交出了亮丽答卷。

  习总强调,要牢牢把握党中央关于雄安新区的功能定位、使命任务和原则要求,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加快打造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真正把高标准的城市规划蓝图变为高质量的城市发展现实画卷。

  雄安新区坚持高质量全面创新,打造新时代现代化城市新样板初见雏形。一是在成立之初就站位世界前沿高标准编制完成了“1+4+26”规划体系,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理念,勾画了新时代“未来之城”的宏伟蓝图。二是按照百年规划拔节生长,全力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一大批央企及二机构、高校、医院、研发机构等重点承接疏解项目建设正有序推进、落地见效,优质疏解环境逐步形成,承接疏解起势良好,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的功能初步显现。三是突出“绿色、智慧、韧性”三重底色形成现代化城市新形象。基础设施和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四纵三横”对外高速公路骨干路网具备通车条件,环城市外围道路、内部骨干路网体系、生态廊道建设、雄安水系“四大体系”基本形成。千年秀林、郊野公园、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等一大批生态建设项目落地见效,展现出雄安绿色生态宜居的新风貌。“韧性城市”建设协同推进,综合高效防灾系统、聚焦安全运行的生命线系统、弹性预留空间开发等项目有序建设。截至2023年底,雄安新区累计投资超过7100亿元,绿色低碳智能韧性新城已具雏形。四是依托科技创新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集聚高端高新产业成就斐然。目前,央企在雄安新区设立各类机构200多家,雄安新区高新技术企业达323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达404家。五是以“雄安质量”为引领构筑体制机制新优势。深入实施“1+N”政策体系,推动改革举措和政策集成创新,“1+10”疏解配套支持政策和“1+N+X”疏解方案政策体系已经出台,“雄才16条”发布后反响热烈,初步形成了一批示范全国的改革创新成果。

  习总强调,京津冀要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河北要发挥环京津的地缘优势,更好承接京津科技溢出效应和产业转移。

  十年来,河北依托科技协同创新与产业协作提升不断缩小与京津的经济落差。数据表明半岛.综合体育入口,十年来河北GDP总量平均增长5.94%,高于北京的5.66%和天津的4.19%。一是承接京津产业疏解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提质提效。汽车、医药、新材料、物流等疏解项目纷纷落户河北,联想创新产业园、阿里张北大数据、河北京车造车基地等一批标志性大项目建成投产,全省累计承接京津转入企业和单位4.4万家。2014年至2023年,河北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810亿元,十年增长了10.4倍。二是依托科技协同创新带动自身科技水平迅速提升。河北与京津共同组织开展基础研究,聚焦氢能、机器人、中医药、钒钛等领域实施重大技术联合攻关,推动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在重要节点城市布局成果转化中心、产业创新中心,设立“京津冀协同创新推动专项”,累计投入近2.4亿元科研经费。2023年省属国有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企业工业设备上云率等进入全国第一方阵,26家企业上榜全国民企研发投入500强。三是携手京津共建世界级产业集群取得突破。河北主动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京津,聚焦生物医药、电力装备等5个产业集群开展梯次建设,携手京津绘制完成6条产业链图谱,打造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等重点产业链,汇聚发展合力。北京大兴、天津滨海新区、河北唐山等12个城市(区)联手获批首批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京津冀生命健康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2023年,河北引进央企二子公司超过180家,实现历史性突破;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500家。截至目前,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超过2万家。

  习总强调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强化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向改革创新要动力,发挥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作用。

  十年来,河北不断推动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成效明显,以改革开放优化营商环境取得明显进步。一是创新生态环保协同治理机制。十年来,河北携手京津实施了环境污染联防联控,建立了京津冀生态环境保护统一监测、协同治污、联动执法、联动应急和环评会商等工作机制,推行了区域环境信息共享机制。探索实施了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行动。2023年京津冀细颗粒物平均浓度较2014年下降57.3%,白洋淀淀区整体水质从劣V类提升到Ⅲ类,“华北之肾”功能加快恢复。二是协同改革创新优化营商环境。通过加强区域商事制度协同改革、推进京津冀区域协同监管、强化京津冀政务服务合作、促进京津冀跨境贸易协同开放与推动京津冀知识产权全链条协同保护等措施,共同打造出全国一流的营商环境。此外,河北还推动以重点经济功能区为行政单元的放权改革和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以数智化审批模式改革为依托探索智慧政务管理新模式。2023年河北省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进步最明显省份,平均每天净增企业超700家,33家企业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十年来,河北携手京津加快推进交通、教育、医疗、社保、就业、文旅、养老等领域共建共享,全力提升协同惠民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努力迈上共同富裕新征程。一是京津冀地区“1小时交通圈”初具规模,“轨道上的京津冀”主骨架已经建成,世界一流港口群、机场群加快建设,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同城化持续向纵深拓展,主要城市间“2小时通达交通圈”基本形成。二是教育合作进一步拓展。推动京津优质中小学和高校通过结对帮扶、委托管理、师资队伍建设、网络教育资源共享、开办分校分院等方式与河北学校开展合作办学。三是医疗合作持续增强半岛.综合体育入口。共同推进40个京津冀医联体建设,实现了京津冀医联体全覆盖。全面实现了京津冀区域内异地就医“免备案”。四是社保联动水平不断提升。与京津共同签署《京津冀社会保险经办服务协同合作协议》,在政务数据共享、政务服务跨省同标、社会保险转移接续、养老待遇资格认证、社会保障卡拓展应用等领域深化合作。五是就业服务质效显著提高。与京津联合举办就业招聘会,共同签署劳务协作协议,建立公共就业服务工作联络机制、资源共享机制、活动常态化合作机制。共建京津冀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实现人力资源服务京津冀区域协同地方标准统一。六是文旅协同纵深推进。深入挖掘京津冀三地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共同打造文旅融合品牌,推动京津冀旅游资源、市场客源一体化半岛.综合体育入口。共同推出38条精品旅游线路,推动区域乐游“一码通办”,联合举办文化旅游节等系列文旅活动。七是养老服务协同日益深化。签署旅居养老合作框架协议,开展“候鸟式”“度假式”“互动式”异地养老服务,探索建立异地旅居养老互动新模式。在养老服务技术互连、养老服务标准互认、共建异地养老示范项目等方面开展合作。

  (作者系河北省重点高端智库河北省社会科学院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